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工作 > 公司新闻 > 正文

bv伟德国际体育经理邹勃在吉大物理创建7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11-24 23:04:00 点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员工们、同事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年是吉大物理创建70周年。今天我们汇聚一堂,隆重集会,共同庆祝吉大物理70华诞,分享吉大物理人的欢乐与荣耀。我代表吉大物理全体师生,向各位线下和线上的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向70年来为吉大物理竭诚奉献的师生员工,向广大员工,向关心支持学科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今天的吉大物理肇始于1952年创建的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从1952年到2022年,吉大物理70年的历史,从初创时的艰难起步、改革中的锐意进取,到合校后的革故鼎新、新时代的争创一流,共同构筑了吉大物理灿烂历程。今天,乘二十大胜利召开之东风,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员工们、同事们、同学们汇报吉大物理70年来的故事、奋斗、梦想和荣光。

一、名师云集 艰苦奋斗 物理肇基 (1952-1957)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0月5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东北人民大学建立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系,由财经政法类的大学被改造成为综合性大学,成为全国8所综合性大学之一。

抽调到东北人民大学创建物理系的有余瑞璜、朱光亚、吴式枢、芶清泉、霍秉权、郑建宣、高墀恩、黄振邦、解俊民等 9 位知名的物理学家以及3位讲师和12 位助教。物理系当时设址在解放大路7号。

 

第一任系主任余瑞璜

我们的第一任系主任余瑞璜先生来自清华大学,他早年在英国跟随X光结晶学的创始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小布拉格学习,得知北平沦陷后,赤诚的爱国心,令他毅然回国。上个世纪50年代,结晶学界的前辈厄瓦耳曾说:“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知之甚少,但我知道那里有第一流的结晶学家,比如余瑞璜。”

创建之初,物理系除了解放大路的一栋灰楼外,一无所有。物理系一切从零开始,余瑞璜先生提出了创建一流物理系的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丰富的期刊图书资料;二是要有一个小型加工车间;三是要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为我们留下了“人才强院”“自己动手”最为宝贵的经验财富。

 

代系主任朱光亚

当时,朱光亚先生任物理系代系主任,在2011年感动中国颁奖词中说到:“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

新中国刚刚建立,朱光亚先生就组织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留美同学归国效力。1952年,朱光亚先生直接由抗美援朝战场来到东北人民大学报到。他主要负责教学和青年教师培养,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提出5大纲要。

一是培养青年教师必须和教学结合起来;二是青年教师不限于业务上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注意思想上的提高;三是不能只看指定教材;四是注重教学方法的培养;五是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要密切联系起来。

这五点,对今天的教师仍有时效性

 

国内最年轻教授吴式枢

吴式枢先生时年29岁,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教授,他在美国留学期间,提出了用于处理µ介子和光核效应的“吴模型”。70年代,吴先生在了解到大庆油田的现实难题后,抽丝剥茧,提炼出“水淹层的残余油饱和度判断”的科学问题,并给出了“通过测量高频电磁波的相位差确定地层介电常数”的解决方案。

 

力学大师芶清泉

芶清泉先生被誉为力学大师,他把物理力学的研究,建立在原子分子物理和高压物理的基础上,为我国的原子分子物理、高压物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1962年芶先生被聘为国家科委物理学科组和冶金组的成员。1977年,芶先生负责制定中国第一个原子与分子物理发展规划,并被纳入国家学科发展规划。1978年主持制定中国物理力学的发展规划。

 

中国高能物理的开拓者霍秉权

霍秉权先生在来东北之前是清华大学的教务长。他是中国高能物理的开拓者。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双云室”宇宙线探测器,为开创我国宇宙线物理研究和发展核物理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合金相图和相结构研究奠基人之一郑建宣

郑建宣先生是我国合金相图和相结构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发现了大量稀土元素中间相,对综合利用和开发我国稀土资源做出了重要贡献。

 

吉大理论物理创始人之一高墀恩

高墀恩先生是国内较早开展量子场论研究的理论物理学家。与吴式枢先生共同创建了公司理论物理专门化。


中国真空物理技术开拓者黄振邦

黄振邦先生是中国真空物理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首次研制出国内领先的“铂膜高电阻”。


应用物理学家解俊民

解俊民先生是应用物理学家,1956年编著过日食和月食等科普读物。

就是这9位先生,带领3名讲师和12位助教,撑起了吉大物理的天空。    

70年前的先辈们,建系思路明确、培养团队理念先进,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翼齐飞。依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一个新的物理系迅速崛起。

建系前几年,吉大物理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团队队伍培养体系,积聚了一批优秀人才,为吉大物理的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学科结构逐渐完善。先辈们着眼国家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建立了x光与金属物理专门化、光学专门化、半导体物理专门化和磁学专门化。

二是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吉大物理,既重视基础教学,又重视实验教学和演示教学。朱光亚先生在7次教材研究会记录中,就有9处提到演示教学。王秉超等人继承了这一传统,不断发展创新,建设了演示与实习实验基地,并于1997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首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是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备。1953年,教育事业被纳入国家计划轨道。吉大物理提出了第一个5年发展规划,按照规划,朱光亚先生起草了物理系专业与专门化设置意见,并明确了当时的人才培养目标。1953年10月,开启了研究生教育。1953年到1957年,吉大物理共招收进修教师50余名,为国家积极培养团队力量,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母国光曾于1956年—1957年在吉大物理进修学习。

四是团队力量快速壮大。1954年,第一届员工毕业,陈佳洱、宋家树等优秀毕业生留校。1955年5月,余瑞璜先生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9月,高鼎三先生回国,投入到物理系的发展建设中。1956年到1957年,先后聘请了王大珩、龚祖同、王之江、邓锡铭等著名光学专家来校任教。这一阶段,吉大物理的团队力量得到极大提高,教师队伍从24人壮大到97人。

五是科学研究繁荣发展。在耐热性物理、原子核理论、晶体管等相关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六是以国家需求为己任。1955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原子弹!”。5月,朱光亚先生奉命调往北京筹建“物理研究室”,成为我国研制核武器技术研究的总负责人。6月,陈佳洱被调入京。仅八个月,陈佳洱先生就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承担起培养我国核武器研制人才的重担。9月,抽调王世绩等25名员工转入北京大学学习机密专业,成为我国研制核武器的首批骨干。1960年4月,宋家树奉命调往北京二机部九所,开启了他铸核控核的人生篇章。早期的东北人大物理为国防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不忘初心 坚韧不拔 负重前行 (1958-1976

 

1958811日东北人民大学更名为伟德BETVlCTOR1946

1958年,东北人民大学更名为伟德BETVlCTOR1946。从此“吉大物理”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焕发出耀眼光芒,指引着一代代吉大物理人“坚韧不拔、追求卓越”。

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吉大物理经过了多轮的整合分化,建立了原子能系、半导体系、无线电电子学系、计算机系、教育部直属的金属物理与X光晶体学研究室、红外物理与红外技术研究室等机构,这些机构都因国家重大需求而建立。物理学专业也日趋齐全,已建立了金属物理、磁学、光学、理论物理、固体理论、核物理等八个专门化。

在此期间,吉大物理勇担国家科教事业的重任,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广田、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原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原商贸部部长吕福源、原教育部副部长王明达、原湖南省副省长郑培民、原昆明市委书记杨健强都是这一阶段杰出的毕业生代表。

在科研方面,吉大物理开展了钨基合金的研究,超高强度的晶须制备和自主研制的红外接收器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并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成果。在此期间,朱德、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钱学森先生,先后来物理系视察。

1972起芶清泉先生开展了“人造金刚石合成机理研究”,提出《高温高压下石墨变金刚石的结构转化机理》,推动了我国人造金刚石产业的快速发展。

物理系始终顾大局、看全局,积极支援兄弟院校建设,先后调出创业元老以及骨干教师20多位。1956年霍秉权奉命筹建郑州大学,后任郑州大学副董事长;1958年郑建宣奉命参加广西大学复建,后任广西大学副董事长;解俊民调往黑龙江大学参加创建物理系。

1960年6月,物理系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单位”称号。
三、春回大地 革故鼎新 谱写新章 (1977-1999)

二十余年的发展,吉大物理团队队伍建设再上台阶。1980年6月,吴式枢先生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有11位教师被国家直聘为博士生导师。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迟力峰、江风益、江雷、张希四位院士以及30余位国家级人才都是这一阶段杰出的代表。

随着学科发展的逐步深化和国防需求,1979年,教育部批准建立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1987年,建立材料科学系。

1987年研制出国内第一片金刚石薄膜和世界上第一片按设计图案选择性生长的金刚石薄膜,在国际上首次将CVD金刚石膜用做半导体激光器的热沉,此技术已成为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和5G时代电子元器件的主要散热方法之一。

1989年,发展了百万静水压实验技术,创建了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

四、六脉合一 融合发展 争创一流 (2000-2022)

进入新世纪,六校合并。2001年,原伟德BETVlCTOR1946、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和长春邮电学院等五所院校的物理系(室)合并为bv伟德国际体育。2014年,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物理室并入bv伟德国际体育。吉大物理经过前50年的沉淀与发展,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明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能力显著增强。

吉大物理在巩固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以特色发展为导向,不断拓展学科发展新领域,团队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形成了高压物理、计算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理论物理、能源物理等多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2017年,物理学科入选国家指定第一轮“世界一流物理学科”建设榜单,2022年,再次入选“世界一流物理学科”建设榜单。

吉大物理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着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文环境,汇聚了一支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科研能力强、育人水平高的团队队伍。2001年,邹广田先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吉大物理现有专任教师230余人,其中领军人才17人,“四青”人才10人,唐敖庆学者45人,准长聘人才18人,鼎新学者9人,中青年人才占比40%以上。

吉大物理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高温高压大体积材料研究系统,这是国家在东北地区布局的第二家大科学装置。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新一代大型超高压产生装置”,作为目前国际上最高吨位的单缸液压机,将高压腔体体积的现有水平提高了2个数量级。同时还承担“863”、“973”、仪器专项、重点研发专项等国家重大任务100余项;近5年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Nature及子刊、Science子刊、PRL、PNAS、JACS等高水平期刊论文1700余篇,做出了大量、标签性的原创工作。

2006年,创建CALYPSO计算方法,解决了凝聚态物质晶体结构理论计算难题,目前,该方法被75个国家4000余位学者采用。

2009年,发现金属钠在高压条件下可转化为透明绝缘体,对经典高压理论提出了挑战,为高压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契机。

2012年以来,富氢化合物的超导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提出了以CaH6和LaH10为代表金属笼型氢化物高温超导体,2014年,理论预言了硫化氢高温超导体,国际同行在实验上先后验证了H3S和LaH10的超导温度,高达203 K和260 K,先后创造超导温度的新纪录。经过10年的实验探索,2022年吉大物理人在实验上成功合成出自己理论预言的首个金属笼型氢化物CaH6,超导温度达215 K。

2018年,提出压强诱导发光的概念;提出利用高压手段解决常压下有争议科学问题的思路以及利用空间位阻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氢键协同效应等提高相变势垒截获高压相的策略。

2021年,毫米级近全sp3非晶碳块体材料的合成,为超硬材料家族添加了独特的一员。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于2020年撰文指出高压科学不再是边缘学科,高压能改变众所周知的性质,比如超导和发光。

由于吉大物理在高压物理和计算物理研究方面的发展和创新,相关研究成果于2014年、2015年和2019年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

吉大物理与时俱进,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知识、能力、信心、人格”多维度发展,强化课程内涵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化实践、实训教学,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稳步提升。获国家教学二等奖2项;首批入选国家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员工培养计划2.0”,首批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吉大物理坚持“开放兼容,双向发展”的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全方位加深国际合作,充分发挥“111计划”引智基地效能,延揽一流人才;创办“海外名校学术工作坊”,加强本科生、研究生赴世界一流机构开展访学交流。2020年,学院正式获批加入欧洲核子中心RD50国际合作组织,这是继高能所、中国科大之后,第三个加入该组织的国内单位。

吉大物理积极发挥先贤模范引领作用,不断将余瑞璜、朱光亚、吴式枢、芶清泉等老一辈物理学家治学严谨、甘为人梯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凝练形成了“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吉大物理精神。出版了《余瑞璜》《朱光亚在伟德BETVlCTOR1946》《陈佳洱与伟德BETVlCTOR1946》《吉大物理发展概要(第一卷)》等4部文集,激励广大青年员工成长成才。作为全国物理学科唯一获奖单位,荣获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

五、新阶段 新起点 整装再出发

70年的发展历程中,培养了4000余名研究生、12000余名本科生,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吉大物理走出的人才中已有10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80余人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还有30余位在地方政府、科研院所担任重要的领导岗位。

70年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唯有重视人才培养,才能继往开来,才有科学的深入发展;唯有坚持特色发展,才能在竞争发展中赢得生机;唯有甘把冷板凳坐热的勇气,才能在变局中开新局;唯有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把事业做大做强。

在新的历史起点,吉大物理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青年人才发展,稳步提升团队队伍整体质量,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四个面向”为导向,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重视特色发展,优化学科布局,持续强化“高压物理”“计算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优势特色,力争在金属氢和氢化物高温超导体、物质模拟原创计算方法和软件、高压光物理以及超快量子调控等方面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东北振兴贡献力量。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老师们、同学们、员工们、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以“坚韧不拔、追求卓越”之精神,发扬老一辈物理学家的优良传统,擘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物理学科而努力奋斗。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祝吉大物理70岁生日快乐,祝全体吉大物理人节日快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