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时间:2018年11月15日 8:30-12:00
报告地点:伟德BETVlCTOR1946中心校区 物理楼333报告厅
时间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所在单位 |
8:30-9:30 |
原子光电离-从光电效应到阿秒物理 |
陈京 研究员 |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
9:30-10:00 |
MRE进展与展望 |
杨蒿 副研究员 MRE责任编辑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信息中心 |
10:00-11:00 |
激光驱动内爆流体等当性物理研究 |
吴俊峰 研究员 |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
11:00-12:00 |
间接驱动激光聚变六孔球腔研究进展 |
蓝可 研究员 |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
报告详细信息如下:
1.报告题目:原子光电离-从光电效应到阿秒物理
报 告 人:陈京 研究员,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报告摘要:激光技术的发明、发展及应用使人们对对物质光电离过程的认识从弱场条件下的微扰图像过渡到强场下的非微扰图像。相关研究催生出利用高次谐波过程获得XUV相干光源、原子分子结构成像和动力学过程的阿秒超快成像等新技术和研究手段,为我们研究物质结构和超快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本报告将介绍近几十年来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电离研究中的重要进展以及我们在相关研究方面开展的一些工作。
专家简介:陈京,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2001-2004年先后在韩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和美国堪萨斯大学从事访问研究工作。2005年进入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强激光场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通过与国内强场原子分子实验小组紧密合作,对原子分子电离和高次谐波产生等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包括《物理评论快报》论文14篇。研究成果分别入选国家十一五期间重大基础研究进展、2012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13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201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报告题目:MRE进展与展望
报 告 人:杨蒿 MRE责任编辑
专家简介:杨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信息中心副研究员。2008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其后进入中物院科技信息中心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前后出版多本书籍与期刊,现任《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编辑部主任。
3.报告题目: 激光驱动内爆流体等当性物理研究
报 告 人: 吴俊峰 研究员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报告摘要:本报告简要介绍了激光间接驱动内爆物理过程,发展了激光间接驱动内爆在不同激光能量和不同黑腔辐射温度条件下的流体等当性关系,建立了不同内爆过程之间聚变热斑物理量之间的标定关系,通过直接数值模拟验证了内爆流体等当性的可靠性,并初步探索了利用流体等当性进行聚变内爆设计的流程。
专家简介:吴俊峰,男,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工作,研究员。1998年9月至2003年6月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攻读博士学位,论文内容为收缩几何中惯性约束聚变流体不稳定性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8月至今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从事高能量密度和流体不稳定性和惯性约束聚变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在多介质辐射流体力学欧拉内爆程序研制以及高能量密度流体不稳定性实验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
4.报告题目:间接驱动激光聚变六孔球腔研究进展
报 告 人:蓝可 研究员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报告摘要: 我们在2013年突破研究了长达四十多年的传统柱腔概念,提出了六孔球腔的概念、构型和设计,并给出了六孔球腔激光排布原则和理想排布;提出了柱口、带挡板的新型六孔球腔; 研究了六孔球腔中靶丸辐照不均匀度的皮实性;给出了点火六孔球腔几何参数设计岛;为点火靶丸设计了六孔球腔并给出了点火所需的激光能量与激光功率。目前,模拟六孔球腔全物理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程序正在发展中。截止目前,神光装置上已经完成系列六孔球腔物理分解实验,均获得了清晰可靠、重复性好的实验数据。这些能量学实验验证了六孔球腔具有高能量耦合效率和低激光背反份额的优势。我们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六孔球腔具有“天然的、皮实的高辐照均匀度、高能量耦合效率”的特点,其用于点火黑腔的优势显著高于传统柱腔。六孔球腔不仅会使得间接驱动激光聚变点火装置的构型设计突破传统模式,而且还有望采用破坏阈值高得多的二倍频激光,并有望采用最有靶丸烧蚀材料,从而使我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聚变点火之路。
专家简介:蓝可,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执行主编。1995年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获博士学位。1995年起,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工作至今。2000年1月-2000年3月,日本国立核融合研究所,博士后,从事Z-pinch的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工作。2001年7月-2002年6月,法国奥尔良大学GREMI实验室,博士后,从事毛细管放电产生X光激光的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工作。2002年7月-2003年6月,获德国洪堡基金资助,于德国慕尼黑Max-Planck光量子研究所,从事XFEL泵浦下产生X光激光的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工作。主要研究兴趣:惯性约束聚变、X光激光、Z-Pinch、辐射输运。2002年提出利用XFEL通过光电离机制产生高增益高品质X光激光的物理思想。2006年发展于敏辐射能流理论框架并形成完整的辐射能流基本理论。2011年提出采用铝钛双样品冲击波诊断ICF点火黑腔M带份额的新方法。作为第一作者或主要贡献人,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hysics of Plasmas, Physical Review E,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 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80篇。